从哪里说起?先从他的童年开始吧。要了解一个人,最好先去了解他的童年。
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香港接连迎来两次内地移民潮。 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的周星驰,就是这一批移民的后代。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在大陆读的是师范专业,她父亲是法官。
据香港媒体报道,凌宝儿是在1957年父亲被关入监狱后,顶着“黑五类”的身份,和母亲一起从广东前往香港谋生。
其时正值香港的制造业发展迅速,但新移民找工作并不容易,先要有人担保,又要有保证金。 来香港后,凌宝儿由于没钱,很快嫁给了一个来自上海的移民,他们住在当时的九龙贫民区,生下两女一子,一家5口挤在一间狭窄的木板房里。
周星驰说,小时候他觉得豉油捞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。
如果看完周星驰的成长经历,你才会明白这部为周星驰带来众多骂名的电影背后的含义。
周星驰忍心让至尊宝抛弃紫霞,却不忍心让父亲离儿子而去。
“好莱坞对我不重要,这部片子对我来说很重要。”他做了这么多,就像一个向父亲索取小红花的孩子。
曾有人说过,“周星驰只有两个年龄:一个是5岁的小男生,一个是100岁的老人家。”
一方面似老者般通透,一方面如孩童般单纯。这种仙风道骨又童真禁欲的气质在《长江七号》时期达到了巅峰。 过去的生活塑造了周星驰,也牵扯着周星驰,并难免让他悲伤。
有一次,一个女记者采访完周星驰,请他在一张照片背后写一段话留念。据她回忆,有那么一刻,周星驰露出难过的表情,然后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几个字:“为什么坚持,想一想当初。”
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,也许周星驰真的是无可取代的。
年幼时,我们只把他的电影当成笑话,一个人躲在被窝露着头咯咯地笑;
稍大一些,把他的电影当做励志片,每个电影中的小人物都好像有自己的影子;
再大一些,我们把他的电影当做文艺片,偶尔思考眼泪和微笑哪个更重要;
等我们老了,他的电影是一部部纪录片,回忆星爷带我们走过的那些青春、成熟和回不去的岁月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